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于2022年5月获得教育部资格认定,为本科学历教育,学制四年,是中国与希腊首个本科教育合作项目,每期招生人数为80人,从2022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学费为45000元/年/生。本专业面向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服务国家和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兼容东西方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公共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相关工作岗位。1.品德修养: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价值观及创新精神;2.学时智育: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3.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艺术修养;4.实践能力:胜任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视觉识别设计、公共艺术项目实践等领域岗位。5.双创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学习环境。课程设置中融入了跨学科元素,强调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本专业注重实践和创新,通过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设立了实践基地、工作坊,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和艺术设计展览,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本专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关注时代发展和行业变革,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与省级产学研实践基地合作等多种形式,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学生有机会参与国际论坛、艺术展演、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与社会紧密结合,将艺术融入生活,服务社会。通过与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开展系列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丰富社会的艺术文化生活,提升公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此外,专业还开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如玻璃艺术工作坊,陶瓷艺术工作坊等,增强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学术和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和兴趣的舞台,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专业教学探索及创新
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及创新,主要体现在跨学科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与考核评价的创新: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结合国际视角与本土特色等方面,这些创新做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为其他艺术专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跨学科课程设置:
专业积极修订课程大纲,22级全部专业课程大纲中融入到了跨学科要素。同时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修订工作,增设跨专业选修课程,拟定方向为:“艺术与英语”。 这种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综合素质。
2. 教学目标与考核评价的创新:
将跨学科课要素融入教学目标和考核评价中,体现了学院对于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视。这种做法有助于确保学生不仅在艺术专业知识上有所成就,还能在跨学科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3.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
通过与企业和行业专家的紧密合作,学院将实践活动融入课程教学中,如玻璃艺术工作坊、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等。这不仅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也让他们更加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5. 结合国际视角与本土特色:
通过与国际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学习环境,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特色,探索出一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极为重要。
专业实践特色及优势
1. 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本专业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展览和社区艺术活动,如“第二届沈阳文萃社区公共艺术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机会将所学艺术知识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2. 聘请学术与行业专家:
本专业邀请了学术专家和企业行业专家,分别就公共艺术领域的技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创意如何走进市场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先进理念和行业动态的机会。
3. 结合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本专业充分利用了“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和“辽宁省装饰协会产学研人才孵化基地”,在这些基地开展了玻璃艺术工作坊等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与行业接轨的机会。
4. 促进师生与企业的互动:
通过与企业技术专家的共同实践活动,师生能够直接从行业专家那里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 举办专业阶段作品展:
本专业定期举办阶段性的作品展览,展出学生的课程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也促使师生共同分享、总结和研讨,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6. 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活动:
本专业联合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如“沈水之阳艺术文化之旅”,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专业积极推动创新创业
1. 参与竞赛并获得荣誉: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中,他们荣获了铜奖,显示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2. 艺术与创新的结合:
本专业在课程大纲中融入了跨学科的元素,如材料与工艺设计实践课程,并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创作工艺的机会,还鼓励他们将艺术创意融入市场,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3. 结合实践基地的资源:
通过与“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和“辽宁省装饰协会产学研人才孵化基地”的合作,本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创新,强化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市场意识。
5. 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本专业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共同研讨工艺与创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